2008-03-22

Forgiveness (寬恕)

有位印度教徒去見甘地,說自己的獨生子給回教徒殺了;
問自己如何才能寬恕回教徒,重獲平靜?

甘地叫他去收養一個回教的孤兒。




在寬恕與善行內,才有救贖。

寬恕,並不代表你要接受別人的錯誤,而是接受人人都會犯錯的事實,包括自己。

寬恕的目的,不只是為別人拿走悔疚的枷鎖,也是為自己除下仇恨的枷鎖。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 (Elizabeth Kübler-Ross) 曾在《用心去活》(Life Lessons) 裏說過:

我們最需要寬恕的常常是自己。我們必須寬恕自己做過或未能做到某些事,寬恕自己犯了錯或沒有學會某些道理。」

另一位作者,大衛.凱思樂 (David Kessler) 接著寫到:

「寬恕並不是一生只做一次的功課,而是要不斷去做的,那是靈性修養的功課,能讓你心靈平靜,不遠離愛,你唯一要努力的就是再次打開你的心門。



知道《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 會上映,便知道我要盡快看完手上的原著,以免讓電影先入為主。

卡勒德.胡賽尼 (Khaled Hosseini) 的《追風箏的孩子》,讓心如鉛一樣沉重,墜落到谷底。那份內疚、羞愧、以及將過錯埋藏心底的感覺,是如此真實,叫人透不過氣來。

書中講述的,是在阿富汗的兩個小孩。他們份屬主僕,卻情如兄弟,直到有一次僕人哈桑面對欺凌的時候,身為主人的阿米爾見死不救,懦弱地逃去。由於羞於再次面對哈桑,阿米爾竟陷害哈桑並把他趕走。阿米爾從此陷入無盡的自責之中。

然而,書中卻提出了出路。在阿米爾的長輩拉辛寫給他的信裏,有這麼一段 (p. 290-292;李繼宏譯本):

「你對自己太過苛刻…我希望你會意識到:沒有良心、沒有美德的人不會痛苦

「你父親的深切自責帶來了善行…這些統統是他自我救贖的方式。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

「如果你可以的話,寬恕你父親。如果你願意的話,寬恕我。但,最重要的是,寬恕你自己。

最後,阿米爾終於體會到:

寬恕…並非隨著神靈顯身的玄妙而來,而是痛苦在經過一番收拾之後,終於打點完畢,在深夜悄然退去,催生了它。」(p. 348;李繼宏譯本)

或:「那時候的我一直認為是否寬恕,並不是隨著虛浮誇張的神蹟顯現而誕生,卻是隨著痛苦整理,收拾起行囊,在半夜悄悄溜走而萌生。」(p. 356;李靜宜譯本)



相比起來,提名金像奬的《愛‧誘‧罪》(Atonement),主題是「贖罪」,但在電影裏,悔疚並沒有帶來救贖,而是只是一個虛構的安慰。看畢整套影片,我都沒有一丁點的感動。

話說回來,我雖酷愛電影,但提名金像奬的五套電影,我當時竟一套都未看過,要之後想辦法補看。看來,不是我實在太忙,便是我的口味已經過時了。

2008-03-16

Gift (禮物)

你是為了接受愛而生的人
你正在自己的人生中享受著這份愛吧
從出生就開始的上帝的愛
通過我們的相遇結成了果實

2008-03-14

Abnormal (變態)

精神病,或所稱黐線、神經病、思覺失調等,屬於「變態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精神病理學」(Psychopathology) 的範疇。

然而,拿著本《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TR),很容易便能將身邊所有人歸類成某種精神病,特別是自己。這個現象也有名堂,叫「醫學生疑病症」(Medical Students' Disease; or Hypochondriasis of Medical Students)。你是否有試過在讀到某些病的病徵,如貧血、消瘦、食慾不振等,便以為自己有癌症?

要知道,「變態心理學」裏「變態」的英文是「Abnormal」,技術上即遠離了「常態曲線」(Normal Curve) 中心的平均值 (Mean);用正常人的說法,即和大部分人不一樣。因此,好像「同性戀」便曾出現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的第二版裏 (DSM-II)。「同性戀」不是病,但亦不是社會主流的性傾向,所以是「Abnormal」。當然在第四版 (DSM-IV) 裏已被剔除。

既然每個人基本是都有其獨特性,那每個人都不是「正常」(Normal),每個人都有「病」。

在心理學的研究裏,一般會將「正常」定在 95% (Alpha Level = 5%)。於是,智商 (IQ) 高於 120 的便成為天才,低於 80 的便是弱智。如果將「正常」定在 99%,那所謂正常的智力便會在 74 到 126 之間。

這種一竹篙打一船人的做法,忽略了人的智慧有很多種;無論你的智力測驗有多少題目,都不能計出一個分數作為總結。於是心理學家便由「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或譯成「定量研究」) 逐漸轉向「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或「定性研究」)。

「質化研究」不再關心搜羅幾百人做統計分析,而是針對數個或十多個個案,進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內容包括訪談、觀察、日誌分析等。例如,港大社會科學院對特首施政滿意度的調查報告,屬於「量化研究」;港台節目《鏗鏘集》則是「質化研究」。

現今的研究方法,從實用主義 (Pragmatism) 那「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的精神上,發展出第三波的「混合研究」(Mixed Methods)。既然一邊要有量化的智商值,一邊又要包含多種智商,那唯有先用「質化研究」羅列出智商的類別,再用「量化研究」來定出 IQ、EQ、LQ、AQ 等等琳瑯滿目的量度標準。



個人認為,大部分人都有病:把快樂留在過去的人,便是「抑鬱症」;把快樂寄託在將來的人,以至總是患得患失、充滿恐懼,便是「焦慮症」。乾脆逃避快樂、背棄社會、抽離自己、熱衷宗教、或以為自己能成仙成佛,便是「精神分裂」。順帶一提,很多人誤以為「精神分裂」即「多重性格」,其實兩者完全不同:前者常產生妄想或感到受迫害,後者則是部分記憶被壓抑以至分裂的後果。九龍皇帝曾灶財便算是患有「精神分裂」。

所以很多人提倡「活在當下」。快樂,當在當下尋;只是也不能不顧及將來。

最近,哈佛一位很受歡迎的講師 Tal Ben-Shahar 出版了一本書,叫「更快樂」(Happier: 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紀錄了他那「正面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課程裏的精華。他提到,大部分人不是懷緬過去的快樂,便是在汲汲追求將來的快樂;也有人以「活在當下」之名過著「享樂主義」(Hedonism) 的生活。

真正的「更快樂」,他卻認為,來自能持續的快樂:即能由現在延續到將來的快樂。例如,今天不上班,是享樂主義者的「快樂」,但不能持續;找一份快樂又有意義的工作,一方面讓你今天上班上得快樂,一方面讓自己將來回想時亦覺得快樂,才是持續的快樂。這裏一方面針對享樂主義者對短暫快樂的追求,另一方面更是提醒那些想著「四十歲前賺夠二千萬去退休」的朋友,別要為了將來的安逸,犧牲現在的健康、家人等等。其中一個他叫大家想的,是什麼是一份工作 (Job),什麼是你的事業 (Career),又什麼是你生命裏的召喚 (Call)。

祝各位「變態」的朋友,生活得「更快樂」。

2008-03-04

Programme (電視節目)

這幾天在酒店看到一套北京衛視熱播的節目,叫《前清秘史》,由「旅美學者」李亞平撰稿與主講。李亞平是誰我不知道,但這個節竟然比 HBO 或 National Geographic 更吸引,讓我眼定定地看了兩個小時,廢寢忘餐!

關於這個節目,可以看聯合追星網的報導;但你也可以看李先生關於明朝的一篇訪問,推想他為何如此引人入勝。看不到衛視不要緊,因為書已經出版了!

這讓我想起中央電視台的《大國崛起》,同樣引人入勝,可以在其網站重看,也已經出版同名的書,將五萬字的電視劇本擴充了四十七倍,成二百三十五萬字的詳盡鉅著。

我想說的只是,為何祖國的電視真正能夠教育與娛樂並重,而香港的節目以及整個傳媒,卻總是如此不知所謂?我相信吾友倉海君絕對能像李亞平一樣旁徵博引、侃侃而談;但我亦肯定在香港,他一點機會都沒有。如我舊老板所言,到頭來是消費者素質低。大家對藝人的恩怨與私隱,遠比吳三桂「衝冠一怒為女顏」的浪漫史有興趣。本地的電視台極其量將旅遊與美食特輯融入萬變不離其宗的電視劇中,便為之創新。內地的消費者,可能不懂得買票要先排隊,也不知道阿嬌與 Twins 的關係,但肯定知道吳三桂的老婆叫陳圓圓,所以李亞平等才有如此收視。

忽然很明白為什麼奧斯卡的最佳影片的英文叫「No Country for Old Men」(港譯:二百萬奪命奇案;國譯:老無所依;台譯:險路勿近),意思其實是,這個社會再沒有適合老一輩生活的空間,全因這個世界變得太瘋癲了。莫非,我也老了?

2008-03-03

Light (光)


物理學家離開了驅殼,飄浮在空中,看到了光。他問:

「你是神嗎?」

光答:「你說我是誰,便是誰。」

「那,你真的無處不在、超越時空?」

「怎樣才能超越時空?」

「嗯,如果用相對論解釋,只要達到光速,便能超越時空……」

「達到光速的,豈不就是光嘛。不如你告訴我,為什麼光能超越時空?」

「嗯,這樣說吧,如果在琴弦上使勁彈一下,整條弦線會同一時間感受到那能量,無分前後。現在光便是一種能量,或更正確點,是一個波浪,讓空間變成震盪的弦線,所以能瞬間穿越空間。」

「我的物理學家聽著,我就是那能量,而那弦線就是能量形成的宇宙。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弦線上一個個的波浪:由小,變大,再歸於虛無。然而,能量不生不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便是所有這些能量的和。弦線的一端,是開始;另一端,是終結。但真相是,弦線的兩端是連在一起的……」

「噢,因為這個是無邊 (界) 的宇宙?」

「對。所以說,我是『阿耳法』(Alpha,希臘文第一個字母) 和『敖默加』(Omega,希臘文最後一個字母);那今在、昔在及將來永在的能量。」

「因為能量永遠守恆!」

「正是。我以能量,變換出天上地下所有的物質與生命;而你們這些愚蠢的物理學家,卻發明核子武器,將物質轉換成能量,殺害生命。」

「哈,如果說,我們物理學家是你拙劣的模仿者,那普天下在研究你的人,還要辯論你是男抑是女,豈不更無聊?」

「研究我,的確不如模仿我;但模仿我,卻又不如肖似我,矢志和我產生共振的。因為只有共振,能讓波浪變大、讓能量提升。」

「那就是神秘學所謂的『狂喜』了?」

「親愛的兒子,那是不重要的。你本在我內,我也在你內。你已經死了,今天你便會在我的殿裏,融合到我的能量之中。可是,只有一個大波浪的弦線,發不出美妙的音樂,只有波浪和波浪相互在弦線上交換能量,才能拼發出最美的音樂。有耳的,請聽吧!」

忽然,一串鬧鐘的悲鳴,加上一道強光射穿了物理學家的眼簾。物理學家只好不情願地起床,迎接新的一天。

2008-03-02

ETF (指數基金)

在商業社會,大家大都透過午飯來交際;飯局少不免會談及投資心得,於是一大堆連主要業務是什麼都搞不清楚的「冧巴」(股票交易編號) 便在餐桌上橫飛。

息口如此低,用投資來對沖通漲原是無可厚非。但是連別人年報都未看過便投資,實在與賭博無異。席上亦時有太過繁忙而沒時間投資的老板們,大談那間基金公司有眼光、回報高。那是否明智呢?

尚記得,小弟讀商管碩士時,有科「企業金融」(Corporate Finance),是我最愛。那些厚厚的、過千頁紙的參考書,一條條的微積分公式,我讀到滾瓜爛熟。最後我得出的結論是,除非你天生有偏財命,否則便應該買「指數基金」(Index Fund),特別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

當年有位人兄,名字已忘了,寫了篇論文,用統計證明在過去二十多年,沒有一位基金經理能真正跑贏大市。你試想,他們年薪過千萬,讀破萬卷書,腰帶下的學位和證書多得能壓死你,加上二十四小時留意環球經濟動向,卻只是和大市打個平手;你又憑什麼比他們優勝?

至於將錢交給他們管理,即買各大行的基金,未賺便先賠 5%,用來贊助基金經理們那過千萬的年薪,那為什麼個別股民不自己買?

原因是在過去,個別股民資金不足,不足以每隻股票都買一手來分攤風險;加上大都沒有投資海外市場的入場費:大概要有五萬美元才能開個海外戶口,還要交稅。現在有了指數基金,只要三百元便可以上車,真是為小股民來說最偉大的發明!

有了指數基金,股民自動分攤了投資風險,股票質量有保證,不用花時間研究個公司,只需瞭解每個國家宏觀經濟與貨幣的走勢;買賣方便,賣價是即時的,而非兩日後交易的賣價,更免卻追蹤個別股分的各種費用;又不用擔心資產流動性 (Liquidity) 不足的問題,不像炒仙股炒紅籌或炒樓。比起投資外匯,回報較高,亦較少受突發性政策的影響。

然而,大家一是不知道有這種產品,二是過度自信,認為自己獨具慧眼。如果你是前者,讓我在這裏列一出香港交易所有買賣的指數基金給你參考。它們甚至讓你參與投資「金磚四角」(BRIC: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即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的經濟。


按圖放大

註:領先 (Lyxor) 其實是法興 (Société Générale) 的;i 股 (iShares) 則是巴克萊 (Barclays) 管理的。標智滬深 (CSI China) 則是中銀與保誠管理的;最為人熟悉的盈富嘛,便要多謝曾特首與索羅斯了。

現在香港人還不是十分熱衷李明博當選了,領先韓國還是交投淡靜。此時不買,更待可時?

當然了,投資有賺有賠,賠了別找我算帳!

伸延閱讀:
現可於香港交易所買賣的 ETF
ETF 買賣方便.交易費較廉宜
本港 ETF 市場有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