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8

Condemnation (定罪)

今早在本港台第一次看到平約瑟 (Joseph Prince) 牧師的講道,說得甚為精彩。然而,講道的內容,卻牽涉信仰裏一個基本的命題:得救是靠「自力」還是「他力」?

平牧師的邏輯大概如下:我們生活裏有很多痛苦,諸如醫不好的疾病、戒不了的惡習、救不到的婚姻、付不起的帳單等等。這些問題,根源自壓力。壓力,又來自恐懼。那恐懼呢?來自被定罪 (Condemnation)。他說,在聖經裏,「恐懼」第一次出現,是在亞當違反誡命,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子後 (創 3:10)。然後,他得出一個跳躍式的推論:「知善惡」,就是誡律。我們正是因為嚐試靠自己去遵守誡律,卻因為人性本身軟弱,而屢屢犯錯,就是獨處一室,也會感到十夫所指,所以才出現恐懼與壓力,最終導致生活裏的種種不幸挫敗

那怎麼辦呢?他提出讓聖神/聖靈進駐我們的心靈,讓基督的恩寵/恩典引導我們的生活。那我們就自由了,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自此變得美麗、健康、快樂等等。

這個,正是舊教 (天主教/東正教) 與新教其中一個重要的分別,後者主張「因信稱義」,也是佛門諸宗與淨土宗的分別 (詳見前文《他力》)

這種說法,並沒有不對,卻有可能導致大家不再為自己生命負責、從此放浪形骸的後果。反正全能的神自會撥亂歸正,祈禱「爾旨承行」就成了。

很多時,在這個世界裏,不走極端就是真理,走向極端就是歪理。不同的教義適合不同的人,無所謂對錯,都是方便法門。佛陀曾經有位弟子在修行時對自己太苛刻,碰巧他出家前是樂師,佛陀於是問他:「弦線是太緊好還是太鬆好?」答案當然就是「適中」最好,也是「中道」的一個實踐。

平牧師的講道,適合很努力去當基督徒的朋友。對本身信奉享樂主義的朋友,就未必適合了。不過我個人仍是比較喜歡天主教裏相信人要配合神去一起努力的教義,然後利用修和聖事 (即告解) 去減輕罪咎感。尋求修和的過程本身,竟是我最常體現神臨在的時候。

話說回來,平牧師的背景都頗特別:父親是印度錫克教徒,母親是華人,在馬來西亞受教育,在新加坡成立新創世教會,卻巡迴到美國最大的教會講道。有興趣可以到網上看他的精彩表演。

1 則留言:

匿名 說...

推薦您參考平約瑟牧師對約伯記的詮釋視頻,在裡頭可以看見他並不是不提罪喔!
此外,他曾於提多書2:11-12節的釋經時有精彩的呈現,「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訓練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過克己、正直、敬虔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