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9

Identity (禪門公案之誰是香港人)

不少人認為自己是香港人,與中國大陸的同胞劃清界線,涇渭分明。根據香港大學的民意調查,只有兩成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有四成人認為自己是香港人,但亦有覺得自己是中國的香港人或香港的中國人等等混合身分。對此,善財童子拜訪了佛門各部派的傳人,看看大家有什麼看法。

大家也許不知道,就在佛陀涅槃後幾百年,經過幾次大會,佛教已經百家爭鳴,分裂成十幾廿個部派。他們對於「人」的本質有很不同的定義。

「分別說部」的大師認為,這個問題是多餘的。一個中箭的人,最重要的是拔箭療傷,而不是去研究「是誰射的箭」、「箭是用什麼造的」、抑或「為什麼要射中我」等等問題。是中國人還是香港人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飯吃、有樓住。如果今天叫自己做香港人有更多自由,就做香港人;如果明天叫自己做中國人有更多工作,就做中國人。反正都是一個名稱而已。

「說一切有部」的大師同意「香港人」只是一個假名,但不同意大家能隨意自稱香港人。他們把「香港人」這個概念拆散,成為住在香港的人、講廣東話的人、寫繁體字的人、崇尚民主自由的人等等「組件」。他們認為,縱然「香港人」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出生地、廣東話、繁體字等,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不是隨便能冒認的。

這當然引起了不少困惑:那移居美加的是否不能再自稱香港人?土生土長但講潮州話的,是否又不是香港人?茶餐廳裏在餐牌上寫簡體字的,又是否香港人?

「說轉部」的大師於是提出,你心裏相信自己是香港人,便是香港人,等於信耶穌便是基督徒一樣。大家別忘了,大部分香港人的先祖都是大陸移民來香港的。那為什麼早來的便是香港人,晚來的便不是?同樣,移民外國也好,留學出差也好,只要你認為你是香港人便是香港人,並不需要別人認同或客觀證據。反正人生如浮萍,總是在不同的地方轉來轉去,正是「此心安處是吾鄉」。

「犢子部」的大師覺得這個想法很危險,很容易讓人墮入輕飄飄的無重狀態。他們提出了「香港魂」這個概念,學名「香港補特伽羅」。他們認為無論一個人身居何處,持什麼護照,只要有獅子山下的精神,諸如拼搏、奮鬥、同舟共濟等特質,那便是生為香港人、死為香港魂。就算香港再無墳地龕位,人人都被化骨揚灰,香港魂仍會在這遍彈丸之地上永存不朽。

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善財童子遇上了「大乘」集團的創辦人。他淡然地說:「中國香港,不一也不異;新舊移民,不來也不去;經濟政治,不常也不斷;香港精神,不生也不滅。」善財童子似懂非懂,唯有拜謝離去。從此,「誰是香港人」這個問題,變成了禪門公案。不少高僧大德更由此破迷入悟,頓生法喜。

註:原文刊於《蘋果日報》(2016-07-17)

沒有留言: